张中朋

商务部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技术服务中心 副主任

主要从事医药及保健产品国际贸易协调促进工作,主要从事医药国际贸易运行观察、药品和保健食品国内外市场、贸易数据分析,法规监管及国际医药贸易运行。《中国现代中药》编委。医保商会膳食营养补充剂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周邦勇

中国保健协会 副秘书长

1992年担任中国保健科技学会理事、科技咨询开发部主任;1996年1月至2004年3月任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兼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2004年、2009年连续当选为中国保健协会常务理事,任副秘书长、保健行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科技发展部主任至今,已从事保健事业20余年。参与组织策划了第一至四届中国国际保健节;第一至四届中国保健品公信力产品及品牌推选活动和中国保健品公信力论坛;组织并参与《保健功能纺织品CAS115—2005》协会标准、《电解水机CAS117---2007》协会标准、《保健食品用银杏原料CAS118---2008》协会标准、CAS 115.2-2012 《保健纺织品功能要求  负离子》行业协会标准及CAS 211-2011《微电解制水器具》行业协会标准制定,以及《大豆多肽粉》行业标准、《GB23350--2009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与化妆品》国家标准的制定和《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国标的修订;参与编写“营养与保健食品制造业”——《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保健品精品大全》、《中华保健与营养年卷》、《中国保健食品》;每年在国家一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有关保健方面的理论性文章。

魏锋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中药材室 主任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博士,美国密西西比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学博士后。现为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中药材室主任。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专业委员会理事、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化妆品审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审评专家,科技部“中药质量控制与安全性检测”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中国药典》2005、2010版英文版编委等职。主要从事中药鉴定、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等工作。先后负责并参与了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北京市科委等科研课题多项。承担了多项国家药品标准起草、修订、复核等项目。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编著9部。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药鉴定新技术、化学成分分析、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中药质量标准研究。

袁勤生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教授,博导

袁勤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国家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生物制品);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2000年版);中国药学会理事,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工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理事长;上海市药学会生化药物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特聘委员;《中国生化药物杂志》、《药物生物技术》副主编等。
袁勤生教授的主要业务专长为:酶与酶工程、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近年来出版的专著有《酶与酶工程》、《超氧化物歧化酶》等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三百余篇。
他研制的SOD产品荣获1994年美国匹兹堡国际博览会发明与新产品金奖。此外,他还开发了10多种生物技术新产品。
由于袁勤生教授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上的杰出贡献,1992年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美国ABI权威机构收载入国际名人录,2001年中国药学会和中国药学发展基金会授予他首届“中国药物发展奖”提名奖。

王洪新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新产品开发及科技产业化管理实施工作。主要从事食品功能因子的高效提取分离纯化工业化技术、构效关系、安全性评价、功能性评价和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开发。发表了200余篇科技论文,其中SCI论文30余篇。申报了25项发明专利,授权12项;主编《食品新资源》、副主编《功能性食品设计与评价》、《食品安全危害与控制措施》、《食品安全热点问题解析》、《食品检验新技术》等著作。先后承担国家“863”项目、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中小科技企业创新基金项目5项,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
2001年作为无锡市科技经贸考察团的团长兼翻译赴美国考察交流,2002年作为无锡市科技代表团成员(业务联络人及翻译)赴日本、韩国考察交流。
先后荣获国家轻工总会先进个人、省教育系统科技先进个人、无锡市十佳青年企业家、援疆挂职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院长记三等功、江南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10年突出贡献个人等称号。

科技成果获奖:
[1]“高纯度茶多酚及儿茶素单体” 2002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
[2]“茶叶茶黄素的酶法多相态工业化生产技术” 2006年8月获无锡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1月获国家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3]“茶叶综合深度加工关键技术、装备及产业化实施”获2008年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展品二等奖。
[4]"茶叶功能性成分提取加工关键技术及其工业化应用"获2013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特等奖。

於洪建

浙江尖峰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从事功能性植物提取物添加剂的研究生产。独立研究了从葡萄籽中提取原花青素的国内领先工艺并投入产业化。主持研究研制开发了大型层析柱设备,为植物提取物精致分离产业化提供了可靠保证。

王浩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 副教授

从事研究的学科专业领域:

1. 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
2. 营养物质代谢调控及分子营养学
主要研究方向:
1.以大鼠和仓鼠为研究对象的体内血脂、胆固醇、脂肪酸代谢调控的研究
2.以小鼠和果蝇为研究对象的体内抗衰老活性的研究
主要科研项目
纵向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苹果根皮苷调控机体胆固醇代谢的机制研究”,NO31201322,2013.01-2015.12,25万,主持
2.“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子课题“代谢综合征防治功能成分的制备关键技术、活性评价及其应用”,NO2012BAD33B05,2012.01-2015.12,48万,校内第二负责人
3.天津市教委优秀青年教师项目,2013-2014,3万,主持
4.天津教委项目“根皮苷降血脂活性及调控机理的研究”,2010-2013,3万,主持
横向项目:
1.雀巢中国研发中心合作项目,30万部分负责人(总金额62万)
2.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金龙鱼)合作项目,20万,项目技术负责人
已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
1.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SD大鼠与仓鼠对高胆固醇膳食不同应答机理的研究(2007-2010 )
2. 参与天津科委项目“营养蛋白粉的开发及蛋白质营养评价”(0333012000)
完成的主要论文
1. Zhang Yan, Shen Tingting, Liu Suwen, Zhao Jiang, Chen Wen, Wang Hao*. Effect of Hawthorn on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Antioxidant Related Gene Expression.[J] Tropic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2014,13 (3): 353(SCI,2014)
2. Zhang Zesheng, Han Sukai , Wang Hao,Wang Tingting.lutein extends the lifespan of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J]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58:153-159,2014(SCI,2014)
3. Wang Hao, Zhang Zesheng, Guo Ying, Sun Ping, Lu Xiaoling, Zuo Yanbo. Hawthorn fruit increases the antioxidant capacity and reduces lipid peroxidation in senescence-accelerated mice.[J]European Foo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2011,232:743-751(SCI,2011)
4. Hao Wang,Zesheng Zhang,Liya Liang,Shengping Wen,Chunyan Liu,Xiaojun Xu. A comparative study of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colorimetric method for inulin determination [J] European Foo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2010,230:701–706(SCI,2010)
5. Zesheng Zhang, Hao Wang, Rui Jiao, Cheng Peng, Yin Mei Wong,Venus Sai Ying Yeung, Yu Huang, Zhen-Yu Chen. Choosing hamsters but not rats as a model for studying plasma cholesterol-lowering activity of functional foods [J] Molecular nutrition and food research,2009,53(7):921-930 (SCI,2009)
6. Liya Liang,Zesheng Zhang,Hao Wang.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extracts and subfractions from Ionotus Obliquu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2009,60:1-10(SCI,2009)
7. 申婷婷,陈文,赵江,花尔并,王琳,王浩*.迷迭香提取物对高脂膳食喂饲仓鼠Nrf2及下游抗氧化基因的调控[J]营养学报,2014,05:475-479.
8. 申婷婷,马娜,梁若男,马茹,薛文琛,王浩*.迷迭香对高脂高胆固醇喂饲仓鼠肝脏胆固醇代谢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已接收.
9. 陈文,申婷婷,李雨竹,赵江,陈纯,王浩*.LC-MSMS法分离鉴定迷迭香化学成分[J]食品工业,2015,36(1):287-290.
10. 黄杰,马娜,陈纯,王浩* 迷迭香提取物对雌性果蝇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营养学报(录用)
11. 王华丽;申婷婷;张泽生;刘昀;王笑仪;王浩*.迷迭香提取物对高脂高胆固醇膳食仓鼠的保护作用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5,2:83-87
12. 王华丽 ,申婷婷,张泽生,张检波,高辉,王浩*.迷迭香提取物对高脂高胆固醇膳食仓鼠小肠中胆固醇代谢调控机制的研究[J]营养学报
13. 申婷婷,马娜,李成龙,余轩,薛文琛,王浩*. 根皮苷对高脂膳食喂饲仓鼠氧化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14,35(15):221-225.
14. 申婷婷,刘素稳,孙振欧,马娜,张泽生,王浩*.紫甘薯花色苷对高脂膳食氧化损伤仓鼠的保护作用机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5,1:55-59.
15.黄 杰,申婷婷,马 娜,陈 纯,薛文琛,王 浩*.山楂提取物抗氧化与延长寿命作用的研究营养学报,已接收.
16. 申婷婷,马娜,黄杰,花尔并,薛文琛,王浩*. 山楂对果蝇抗氧化相关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14,35(13):199-202.
17. 马娜,申婷婷,吕晓玲,薛文琛,李睿,王浩*.黑米对高脂膳食饲喂雄性小鼠抗氧化相关基因的调控[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4,8:55-60.
18. 申婷婷,花尔并,马娜,黄杰,张泽生,王浩*. 根皮苷对饲喂高脂高胆固醇饲料仓鼠肝脏中胆固醇代谢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J]. 营养学报,2014,36(2):159-163.
19 申婷婷,刘素稳,赵江,汪名春,常志勇,王浩. 根皮苷通过下调小肠NPC1L1和HMG-CoA还原酶表达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J]. 食品科学,2014,36(17):192-196.
20. 马娜、孙震欧、张泽生、吕晓玲、花尔并、王浩* 黑米对雌性小鼠血脂调节的影响[J]食品添加剂,2014,6:66-70
21. 马娜,申婷婷,赵江,王佳楠,张泽生,王浩*.黑米通过上调小肠ABCG5/8和ABCA1表达降低胆固醇水平[J]食品科学,网络预发表: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1.2206.TS.20141102.1408.011.html.
22. 申婷婷,刘素稳,吕晓玲,花尔并,王浩*.紫甘薯花色苷通过抑制仓鼠胆固醇內源合成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5,2:112-117.
23. 马娜, 孙振欧,申婷婷,张泽生,花尔并,王浩*.黑米通过上调高脂高胆固醇膳食饲喂饲雌性小鼠小肠ABCG5/8和ABCA1表达降低胆固醇水平[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5,2:118-123

刘建国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知识创新工程海洋藻类和藻类生物技术方向责任研究员

1991年博士毕业以来,一直在海洋所工作从事藻类及藻类生物技术相关基础性和理论性研究。先后任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和责任研究员,并到法国UNDP海洋生物实验站、英国London大学、英国Coventry大学、以色列Ben-Gurion大学、瑞典Uppsala大学、挪威Trondheim大学、俄罗斯科学院基础生物问题研究所等进行学术访问。
作为主持人,先后承担国家基金、国家973计划和86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部科技攻关、国家成果转化基金、国家海洋公益项目、中国科学院、山东省和江苏省科技厅、以及青岛市科技局等任务共30多项。工作集中在藻类与藻类生物技术研究。工作重心侧重于:细胞工程与光生物反应器工程原理与技术,细胞高密度和超高密度培养,细胞生活史和调控信号物质,微藻生理生化,微藻生物活性物质分离鉴定、药理学与产业化生产,产能微藻分离和高效培养原理技术、产胶海藻新品种的培育和产业化等方面。
先后在国内外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Algal Research》、《Plosone》、《Planta》、《Botanica Marina》、《Biomass and Bioenergy》、《eCAM,》、《Algological Studies》、《Marine Biology Research》、《Int. J. of Molecular Sci》、《Bmc Plant Biology》、《International J. Hydrogen Energy》、《Environ. Geochem. Health》、《BioHydrogen》、《J. Applied Phycology》、《J. of Phycology》,《Chinese J. Oceanol. Limnol.》,以及国内中文《海洋与湖沼》等,发表藻类及藻类生物技术的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论文百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二十余项,拥有各类鉴定验收成果十余项,获得省、市和海洋局等奖励8项。